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弄潮儿向涛头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喜雨亭记》,宋臻左思右想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杀手锏,正巧能够和知府当初求雨这件事联系上的文章。只不过,查阅典故,修改这篇文章却让宋臻颇为头痛。就像这里面的所谓秦公,是上古一名叫做秦晋的王者,据说他善于观察世间万物的规律,聪慧非常,更写过一本关于他所观察到的道理的书,叫做《世事玉锦》,只是如今已经失传。得玉的事,是他写好书之后有臣子奉上美玉,他因为高兴就将玉的名字放进书名里的事。

    至于后面,□□得鼎,说的是玄朝□□起兵之后在地下挖出了上古的鼎,认为是吉兆并且更改年号的事情。宋臻只认为这就是创造祥瑞让人以为是天意的举动。但这并不重要,反正事情过去了那么久关系不到如今,能够用来当个例证就足够了。

    夏侯胜敌,理所当然说的是那位夏侯将军胜仗的事情。当朝帝王这一支的谢家可不管别人如何称赞夏侯将军,宋臻之前了解过这位将军的事情,用来当做典例也挺顺口的。

    宋臻开口就是一篇文章,在场这一群读书人自然是兴趣盎然,等着他继续。从开头来看,这文章似乎有几分意思?

    一段诵完,宋臻稍微顿了顿,看向知府,看见对方脸上的微笑的时候,心下一定。对于自己之后的内容更是有信心。却不忘营造自己的形象,轻轻走两步,负手而立,缓缓继续:

    “余尝闻府君至卧龙之明年,天大旱。是岁之春,雨麦于酹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民愈忧,府君乃徼巡全府,设三牲六畜,要巫祝之人,于此亭祭,以祷甘霖。”

    说的是当年大旱的情景,宋臻脸上满满是忧虑,好像他看见了当初的境况。而他自己能够感受到当初知府心急如焚不断寻找对策似的。这忧国忧民的姿态明显很是讨三位官员的喜欢。而直接被描述的知府更是下意识地抚摸着自己的胡子,还点着头,一副慨叹的模样。

    这一段要描述从大旱到下雨的经过,自然还没有完。宋臻十分真诚地望着知府,像是真是他的举动而不是水的大气循环带来了雨一样,敬重而感激。

    他在诵着:“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那一段夸张过头的因为下雨而造成的人们反应的话,明显对了知府的胃口,他笑了起来,不自觉地挺了挺背,十分光荣的模样。

    好端端的《喜雨亭记》,宋臻将之修改成了彻头彻尾对知府吹捧的文章。可这并不妨碍这篇文章保留了精妙之处,所以即使是旁边的其他书生,也凝神细听,觉得这位久县新任县案首,还真有两手。

    “余闻此事,举酒于家中,问之客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其可得耶?今府君不忘斯民,始旱而祷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从一场祈雨,一路发散到了社会治安问题,虽没有直接说全都是知府的功劳,可隐藏的含义,所有人都品出来了。

    知府被从头到尾拍得舒舒服服,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

    倒是云孙,看着宋臻,眨了眨眼,却暗自钦佩对方竟然能如此顾虑民生,又兼有文采。即使年纪还小,却足可以为友了。

    然后是最后一段,恰巧和方才的场景对上了。宋臻感慨自己运气算计都不错,脸上还是感慨敬佩的模样,继续诵道:“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知府。知府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此亭。’”

    “好!”宋臻的话音刚落,叫好声就猛地响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