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后第一次恩科举,必然是提前学了几年西学的杭州府学子包场了。

    胡灵珊就真的会当女皇?

    杭州文人们当然不会尽信。但是,只要有这个可能性存在,就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道路上,白捡了极大的机会。

    数日之间,杭州文人学子的心态获得了良好的调整。

    既然是杭州知府规定的科举项目,我辈读书之人,自然是要热情响应的。

    杭州华山派西学学校忽然爆满,一座难求。

    “大哥,我排了好几天了,你就让我进去吧。”一个学子苦苦哀求着。

    门卫也是一脸苦相:“昨天进去了上千人,把教室的门都挤破了,胡知府定了规矩,只能进300人,我也没办法啊。”

    “就不能多请些先生吗?”有人不满,白送的钱都不会赚,还是商人家的子女呢。

    胡灵珊正在为此烦恼,能教书的人倒是有一大堆,可惜都跑柏林大学清国杭州分校去了。

    每个人轮流教书?只是梦话而已。政务这么忙,还要上课,还有自学,还要交流,哪里抽的出时间教书。

    “在下听说胡知府有心办学,欲尽一些绵薄之力。”何子渊说道。

    胡灵珊大喜:“有救了有救了!”

    何子渊在杭州观察了数日,发觉杭州府衙的革(命)党,果然都是革(命)同志,公平公正,热血,有责任感,丝毫没有因为做了满清的官,就被腐朽的满清同化。

    而胡灵珊修改科举规则,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学推广的难度,从逼人学,到了让人主动学,不得不学。

    这在何子渊看来,果然是有了官位好办事啊。他费心费力推广西学多年,还没有胡灵珊一句话影响深远。

    “以后杭州的教育,就交托给老何了。”胡灵珊欢快的道,有了何子渊这群教育老手,终于可以出后手,好好报一箭之仇了。

    何子渊听着“老何”这个半生半熟莫名其妙的称呼,决定忽略过去,自古成大事者,必非常人也。胡灵珊怎么看都不是正常人,有些出格的行为,当做没听见没看见吧。

    ……

    几个革(命)党拿着枪,敲开了某个私塾的大门。

    “有什么事?”老秀才颤声道。

    “知府大人说了,从今以后,你去华山派西学学校教书。”革(命)党同情的看着老秀才。

    又是一个被胡大师姐祸害的可怜人。

    “要是我不去呢?”老秀才壮起胆子问。

    “不去?”革(命)党暗暗叹息,熟练的挤出狰狞的笑容。

    “你有教书资格证吗?没有?就罚100两银子。”

    老秀才懂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我去,我去。”

    “放心,知府大人照样给工资的。”

    老秀才叹气,走着瞧吧。

    同样的情况,在各个公塾私塾之中发生着。

    几日之间,杭州的学堂少了一大半。

    “这是要(垄)断杭州学校吗?”有人偷偷议论着。

    “我们去抗议!”有人提议。

    “神经病,信不信胡灵珊砍死你。”更多的人反对。

    反正以后考科举,也是要进西学的,提前进入西学学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何子渊大笑,这是釜底抽薪!不是无耻到一定程度,做不出来。

    “看来,我们有足够的教书先生了。”何子渊笑着告诉何贯中,这些老派读书人不能教西学,但是,教识文断字,总还是行的,西学学校需要各种教书先生。

    一周之后,杭州再无老派学堂,想读书识字的人,除了自己父母教导,剩下的选择,就是进西学学校了。

    ……

    “快看,胡知府又出第三张公告了。”有眼尖的人叫着。

    胡灵珊第一张公告是个笑话,第二张公告却打晕了所有有志于科举,有志于成为人上人的莘莘学子,不论是刚启蒙的6岁小娃娃,还是已经考了半辈子不得进体制的老童生老秀才,都不得不认真的去西学学校报名上课,认真的捧着书本学123。

    这第三张公告,是笑话,还是打脸?

    杭州百姓或兴奋,或怀疑,或好奇,或担忧的等候着。

    第三张公告,一个月后,杭州所有商铺,凡雇佣不认识123、不懂加减乘除的、40岁以下的雇工,一律重罚每人每月10两银子。

    “这个太胡闹了!”徐锡麟小声的和秋瑾等人讨论。

    每月每人10两的重罚,没有几家铺子吃得消,要么解雇不识123的雇工,要么这些雇工在一个月内学会123,似乎没有其他办法。

    成年人在一个月内认识123、懂得加减乘除,确实不难,但是,也要有人愿意去学。那些从心灵深处反感西学,反感胡灵珊当知府,反感胡灵珊杀人如麻的,只怕是不肯学,也学不会的。

    杭州有多少40岁以下的雇工?作为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怕是有几万吧,这是要绝了几万人,甚至几万户家庭的活路吗?

    而且徐锡麟认为,恐怕大多数的铺子,最后都会选择解雇雇工,面临无人可用,生意凋零,最后破产倒闭的可怕结果。

    胡灵珊笑了:“只怕未必。”

    宋教仁也点头:“依我看,杭州百姓必然屈服。”

    书生气质满溢出来的理想主义者宋教仁,竟然开始恶意的揣测善良百姓了?

    徐锡麟反驳:“未必?只怕还有更糟糕的,比如人口迁移,比如再次造反,再次血洗府衙。”

    胡灵珊认真的道:“假如只有屠杀,才能让他们服从我的意志,我会的。”

    宋教仁微笑:“说得好。”

    徐锡麟愕然:“老宋,你黑化的这么厉害了?”

    ……

    某间商铺。

    “张三,你什么时候去西学学堂报名?”掌柜的催促着道。

    何子渊带来了不少弟子,加上不断从各地汇集过来的革(命)青年,杭州府衙的人手增加了不少,胡灵珊的华山派西学学校一口气开了十几个分校,从早上6点,办学到晚上10点,各种全日班,午间班,夜间班,足够杭州所有人扫盲的了。

    “学个西学123又不会死,容易的很啊。”掌柜的说道,他已经学了,觉得丝毫都不难,除了一开始的别扭外,个别地方还觉得很方便。

    “掌柜的,不用担心,全杭州几万人个雇工呢,谁都不去学,看胡灵珊还能砍了几万人的脑袋不?”张三大大咧咧的道。

    上次分家这事,胡灵珊不就怂了吗?这次一样会怂。

    掌柜点头,心里却把张三打上了必须开除的标签,想着必须去其他地方找个认识123的雇工回来。

    胡灵珊的公告,惩罚的是雇佣不合格人员的商铺的老板,张三完全不用承担任何的处罚,就算胡灵珊来真的,罚的也是老板而已,张三丝毫无损。

    这种信口胡言,把风险完全转嫁到老板身上的员工,掌柜的完全不能接受。

    “不如去学校门口等着,直接雇几个已经学会的。”掌柜的这么想着,看向张三的眼神,就开始缥缈了。

    又是一家店铺。

    “爹,让他们去学吧。”少东家跪在地上苦求。

    丝厂有百余个工人,有人问要不要去学123,老东家居然挥挥手,不用,学那些洋人的玩意干嘛。

    把丝绸卖给洋人,赚着洋人钱财的老东家顽固的认为,除了银子,洋人的东西都是害人的,学了没用,大清人就要学大清的文化,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洋人能比的吗?胡灵珊数典忘宗,汉奸卖国贼,该杀!

    工人们自然听老板的,不学正好,省了学费。

    在富裕的杭州,工人还不至于为了几个学费钱,卖儿卖女饿死冻死,但是,省下几个钱,加块肉,买件花衣服,喝喝小酒,打打麻将,岂不是更好。

    少东家大惊:“爹,要是到了时间,是要每个人10两银子的!”百来人就要千两银子一个月,丝厂立刻倒闭。

    “我就不信了,我就是不交钱,胡灵珊还能砍死我?”老东家倔强的道。

    “爹你忘记了,胡灵珊可是敢真的杀人的。”少东家急了。

    “那是别人逼着她去死,她自然会砍死别人,现在又没人逼她去死,怎么会一样?我量那个黄口小儿,也不敢杀人。”老东家淡定的道。

    老东家错了。

    一个月时间到,胡灵珊立刻开始执行处罚,凡是不交银子的,立刻就拿资产抵债,资产不够的,杭州府苦力营欢迎你。

    以为人多势众,可以操家伙暴力对抗的,结果……砰砰砰砰!

    杭州府第三次公告下,杭州城再次被胡灵珊杀了数百人。

    整个杭州城的百姓在数次血腥的教育下,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胡灵珊根本不在乎民意,不在乎道德,更不在乎人命。

    任何违背胡灵珊意志的,只有死路一条。

    杭州城的政令执行,忽然就通畅无比了。

    但杭州百姓们没有屈服,杭州百姓将继续斗争,杭州百姓们勇敢无畏的、前赴后继的、悲壮的,与反人类的(腐)败官员凶残魔头胡灵珊的正邪较量,将永远的记入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