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孩子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儿童天生就会的社会生存能力

    心理观察:模仿实验

    1.1 你知道孩子的模仿从什么时候开始吗?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片非常有趣的文章,文章应该是一个妈妈写的,写的是关于她儿子的事情。www.Pinwenba.com博主的儿子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小男孩,非常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行为。有时候模仿他爸爸打电话,有时候模仿楼下的大爷遛鸟,提着个纸盒子慢慢的走来走去。这些行为给博主和家人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博主也有一些担心,因为他的孩子还会模仿他爷爷吸烟。

    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们可以很容易就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上发现模仿的痕迹。孩子的模仿行为是孩子与别人的一种交流,也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做为家长,有时候会因为孩子的这些模仿行为而感到欢乐,有时候又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而担心,害怕孩子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因此很多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时候都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那家长们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吗,作为家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从中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1.2 心理实验:婴儿的模仿能力

    Andrew Meltzoff是一个心理学教授,他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在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很大的贡献,研究成果被大英百科全书、纽约时报、时代等书籍报到。Andrew Meltzoff对皮亚杰的模仿理论产生了质疑,于是他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 Moore 进行了一项关于婴儿模仿行为实验研究,来确定婴儿的模仿行为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种模仿行为和成人的模仿行为是否一样,还是只是婴儿的一种天生的本能?

    实验的被试是一些12-21天大的婴儿,实验也很简单直接。饰演者坐在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之后平静的看着婴儿,等待、观察婴儿的反应。

    结果很明显,婴儿们会做出同样的动作。饰演者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婴儿是在模仿实验者的行为动作。

    为了确定婴儿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模仿行为,Meltzoff and Moore对其他可能导致此类行为出现的原因一一列出,并分析排查。

    首先,婴儿可能是因为看到实验者感到兴奋而凑巧出现了此类行为。不过实验的过程可以排除该原因。因为,当实验者张大嘴的时候,婴儿也张大了嘴,但是却没有吐舌头,只在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婴儿才吐出舌头。

    其次,这些动作有可能是一些神经性的反射动作,比如说婴儿会反射性的吐出奶嘴。但是实验中没有含奶嘴的婴儿也会跟着实验者吐舌头。

    还有,有没有可能是实验者的面部表情给了婴儿们一些提示。为了排除该原因,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者的面部表情都被录了下来并进行单独评定,在等待婴儿反应的这段时间,实验者的面部表情都是空白的。

    而且,为了排除父母对婴儿的影响,实验之前,所有的家长并不知道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法。所以也排除了,婴儿的模仿行为是父母的训练结果的猜想。

    1.3 实验结论:婴儿的模仿行为是婴儿本身具备的一项社会性才能

    从Andrew Meltzoff和Keith Moore的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

    结论:婴儿的模仿行为很早就有了,且并不是训练学习的结果,是婴儿本身具备的一项社会性才能。

    这项实验说明了婴儿天生就会利用模仿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回应,和他人进行“交流”,虽然他们此时可能并不明白这种交流。

    1.4 教育策略:孩子虽小,但也要注意他们的强大模仿力

    从实验结论中,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知道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有了模仿能力,所以就算孩子很小,家长们也应该提高警惕,注意孩子的模仿能力。

    孩子天生就会模仿,虽然他不明白内容等含义,但是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技能,所以无论孩子多小,多跟孩子交流、互动,孩子会通过模仿学会很多东西。

    虽然很多家只能怪都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会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教会孩子一些东西,但是大部分都会等到孩子年龄大一点之后才会进行。

    家长们都不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其实是天生的,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是他们一种天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让孩子模仿到对他们成长有益的行为。当然,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不要让孩子通过模仿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

    因此,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小,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许他们在你不知不觉中就模仿到了你的言行。

    2. 孩子的“读心术”

    心理观察:错误概念测试

    2.1 孩子们从什么时候才会有“读心术”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就学会了理解并猜测他人所想,猜测他人的行为。这种对他人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至少刚生下来的婴儿就不会体谅母亲的辛苦,会在半夜需要休息的时候哭闹,把她母亲吵醒。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们渐渐的就能够猜测别人的心思,学会了“读心术”,他会在自己犯了错后,猜到自己的父母可能会生气,会教训自己一顿。所以他们会慢慢地变乖,离父母所期望的越来越近。

    那孩子的这种“读心术”究竟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婴儿对他人的理解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很多的儿童心理学家对此都很感兴趣。其中就包括萨尔茨堡大学的Heinz Wimmer教授。

    2.2 心理实验:巧克力放在哪里

    Heinz Wimmer是萨尔茨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和神经认知研究中心的主任,对心理理论和阅读的认知控制有很多研究。这里所说的心理理论并不是指心理学理论,而是指人们模拟或者猜测他人想法的能力。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心理理论的出现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说明了儿童的发展更像社会迈了一大步。

    Heinz Wimmer在研究过程中,对儿童究竟是何时出现心理理论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样也是萨尔茨堡大学心理学教授的Josef Perner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名称叫错误概念的测试。

    Heinz Wimmer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被试是3-9岁的孩子。实验材料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Maxi是一个小男孩,有一天Maxi的妈妈买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Maxi看到妈妈把巧克力放进了蓝色的橱柜,然后Maxi就去出去玩了。妈妈在Maxi出去玩的时候,用一部分巧克力做了个蛋糕,并把剩下的放到了绿色的橱柜里。Maxi玩完回家觉得很饿,就想拿些巧克力来吃。

    实验者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完后,就问参加实验的孩子:Maxi会去哪个橱柜找巧克力?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正确的理解该故事,实验中,实验者还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这个故事。

    实验很成功,实验结果显示,3到4岁的孩子一般会回答巧克力实际的位置,而不是Maxi以为巧克力在哪。这证明他们还不能理解自己的所想和别人所想是有差异的,虽然自己知道巧克力在哪儿,但是Maxi并不知道。

    而从4、5岁开始,情况就发生了改变,这个年龄段一护的孩子们大多数可以指出Maxi认为巧克力在哪个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但是,也有特例,有些孩子还是很难理解别人可能会有错误的想法。

    实验过程中,为了排除儿童不专心,和没有记住故事的影响,实验者还会问一些其他的关于故事的问题,确认儿童专心听了故事,没有忘记故事内容。

    Wimmer和Perner认为,因为3-4岁的孩子他们不能通过Maxi的视角,猜测理解Maxi的想法,所以他们还不具备心理理论。而6岁大的孩子已经都可以理解别人的看法,从别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具备了心理理论。

    2.3 实验结论:从5、6岁开始,孩子能够理解并猜测他人的想法

    从实验结果中,实验者最终得出结论:孩子从5、6岁开始就具备了心理理论,能够理解并猜测他人的想法。

    这是最早的证明心理理论是何时出现的心理学实验。

    2.4 教育策略:引导孩子理解别人的看法

    从实验得知,孩子5、6随后就能够理解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认识别人的看法。

    一是可以让他们学会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可以让他们提前理解世界,知道不同想法的存在。

    知道和理解别人的看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只有孩子在知道别人的看法和观点和自己的会不一样,孩子才会理解别人的看法,不会“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看问题。同时,当别人对他说看法和观点完全一样的时候,他也会知道,这有可能这是一种欺骗。

    让孩子脱离单纯认识到欺骗,也许是残酷的,但是同样也是让他们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规则。因此,当孩子发展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可以视孩子的发展水平适当的引导孩子认识到别人的角度和看法的不一样。

    3. 孩子天生会和别人玩吗

    心理观察:六种游戏

    3.1 孩子们奇怪的游戏方式

    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上学之前,他们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玩,用来游戏。就算在上学之后,儿童依然会跟自己的同学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不过有时候孩子们的游戏是一种很奇怪的方式。

    比如有一次去亲戚家的时候,就看到几个小鬼在那里毫无规则的玩扑克。他们虽然看上去是在一起玩扑克,可是却是各玩各的。出牌毫无规则,似乎是自己想要出那张,就出那张。奇特的是,他们还玩的挺好,挺开心。只能说,孩子的世界成人无法以自己的角度看懂。

    有心理学家提出,游戏是儿童非常重要的童年资源,儿童会通过游戏与别人进行社会交往,学习和人相处、交朋友等社交技能。

    在很多人看来,游戏很简单,认为人应该天生就会。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不会很关注孩子的游戏发展。但是孩子真的是天生就会玩吗?我们来来看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3.2 心理实验:你会玩吗?

    Mildred Parten是上世纪20年代明尼苏达儿童发展研究所的一个成员,在对儿童行为研究的过程中,对儿童的游戏活动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一个实验,说明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的游戏不一样。

    实验对象是一些2-5岁的孩子。实验在一间有一面单向玻璃的房间进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也可以在托儿所。房间里准备一些供孩子们玩的玩具。

    实验时,让一群年龄相近的孩子放到一起,旁边没有成人。实验者通过单面玻璃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所谓的系统观察就是给一定的时间固定的观察一个孩子,这个时间可以是一分钟。比如说,第一分钟观察1号孩子,第二分钟观察2号孩子,第三分钟观察3号孩子。然后将观察到的数据资料依次记录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上。

    实验结果出来了,Parten按照观察到的结果将儿童的有些分为6种类型:

    第1种,无所事事型。孩子基本上很少动,看似毫无目的地随便动来动去。这种游戏方式相对少见。

    第2种,单独游戏型。孩子自顾自地玩,似乎根本注意不到其他孩子。这种情况在2到3岁的孩子中最为常见。

    第3种,看别人玩类型。孩子对其他孩子的游戏很感兴趣,但是并不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可能会提问或者和其他孩子说话,但是主要的活动就是看。

    第4种,平行游戏型。孩子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但是并不主动加入他们,如,和别人玩同样的玩具。

    第5种,联合游戏型。比起玩具,孩子对彼此更加感兴趣。这是儿童游戏中第一类需要大量社会性互动的游戏。

    第6种,合作游戏型。孩子的游戏里出现了一定的组织,比方说游戏有了一些目标,孩子经常要担任一些角色并且在小组里行动。

    从结果看来,前四种游戏不需要过多的和他人的互动,而后两种,却对互动性要求较高。而且孩子年龄越大,就会越来越少玩前四种游戏,更多进行后面两种互动游戏。

    3.3 实验结论:儿童的游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社会化发展

    从实验的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儿童的游戏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地向社会化发展,在游戏中和别人的互动与合作越来越多。

    3.4 教育策略:正确对待孩子们的游戏

    看过实验,我们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玩,孩子们的游戏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启示:给孩子们留点时间相互游戏。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在游戏黄总逐渐学会了和别人的合作,说明游戏确实对孩子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所以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到孩子们相互游戏的重要性,给孩子之间的相互游戏创造机会,留点时间。

    不过,由于现在住房的特色,和家长们对孩子的高期望,孩子们能偶和自己同龄的人在一起玩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孩子,几乎只有当他们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同龄人。

    作为家长,应该多为孩子创造一点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给他们留一点时间,不要只让孩子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同样重要。

    4. 孩子的态度是怎样发生的改变

    心理观察:态度改变实验

    4.1 孩子的转变

    有一次走亲戚的时候,给亲戚家提溜了一箱旺仔,原因是他家的小孩特别爱喝。不过到他家之后,忽然发现他家的孩子不喝旺仔了,只喝白开水了!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转变!

    好奇之下,我问起了原因。原来是小孩上幼儿园之后,交了一群小朋友。这一群人当中的头头就不喜欢喝旺仔。看到小孩天天捧着旺仔喝,就跟小孩说了一堆喝旺仔的坏处,并说他们一群人都不喝旺仔,要小孩也不要喝了。就这样,渐渐地小孩真的不再喝。他父母说小孩似乎是真的认为喝旺仔很不好,因为小孩还经常建议别的孩子不要再喝了。

    从这件小事当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个改变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或看法的方法。不过我们也不明确这样的方法究竟是否可行,因此,我们需要找一些有力的实验材料来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可用。

    4.2 心理实验:糖果实验

    心理学家布莱姆曾经在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上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个很有意思的糖果实验。

    布莱姆告诉作为被试的孩子们,有一些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布莱姆说完这话后,并没有给孩子们糖果就离开了了,然后他的助手进入了房间。这名助手替代布莱姆给孩子们发糖果,但是,他并没有像布莱姆所说的那样做。助手只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

    发糖果的过程结束后,布莱姆进到房间,再次现身。布莱姆通过与孩子们进行谈话了解到,当孩子们被助手强行塞给某种的糖果之后,孩子们改变了原本对糖果的评价,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而拿到手的糖果相对更好。

    4.3 实验结论:行为及行为结果也会改变态度

    布莱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但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他们得到不是自己喜欢的糖果,因此他们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这种束缚导致他们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心理学家从类似于布莱姆实验中的现象与布莱姆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人们的内心只有在保持一致的时候次啊会处于平静与和谐的状态,当不协调出现时就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和谐。这种心理上的不和谐会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去解除不协调状态,是自己的内心恢复平静和谐。

    4.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态度改变?

    从实验的结果,和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中,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其实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会使人选择改变态度或者行为来是内心重新达到平衡。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相关的启示:

    (1)利用内心不平衡感改变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态度。

    比如说当孩子不愿意正经吃饭时,你可以告诉他不正经吃饭的危害,像爱生病,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